Friday, October 09, 2009

重度书痴的黄金守则之五、六、七、八

五、随处皆可读书

一讲到读书,你是不是有以下种种藉口?

“有人读书必装腔作势,或嫌板凳太硬,或嫌光线太弱,这都是读书未入门路,未觉兴味所致。有人做不出文章,怪房间冷,恐蚊子多,怪稿纸发光,怪马路上电车声音太嘈杂,其实都是因为文思不来,写一句,停一句。一人不好读书,总有种种理由‘春天不是读书天,夏天炎炎最好眠,等到秋来冬又至,不如等待到来年。’”这是林语堂对当代人找藉口不读书的批评。他接下去说:“其实读书是四季咸宜。古所谓‘书淫’之人,无论何时何地可读书皆手不释卷,这样才成读书人样子。顾千里裸体读经,便是一例,即使暑气炎热,至非裸体不可,亦要读经。欧阳修在马上厕上皆可做文章,因为文思一来,非做不可,非必正襟危坐明窗净几才可做文章。一人要读书则澡堂、马路、洋车上、厕上、图书馆、理发室,皆可读。而且必办到洋车上理发室都必读书,才可以读成书。”

对照林语堂半世纪前写的这段文章,今天理发室里面读书的人倒不少,不过都是读《美华报导》和《壹周刊》。厕上读文章的也不少,不过是读报上的娱乐新闻和股票消息。只有在洋车上读书比较难,公车里读手机的人远比读书的人多得多。只有一些穿着升学名校制服的高中生,还会在车里拿出英文单字来背。不过看看台湾公车颠簸的程度,还是别强求了吧。

六、注意你的书是不是梦幻逸品

小说家戴维斯(Robertson Davies)有一次在爱尔兰一户人家家中作客时,意外发现主人拥有丰富的社会藏书。其中许多书简直是藏书家眼中的梦幻逸品:四开本的莎士比亚、第一版的奥斯丁《傲慢与偏见》、第一版的比德《英国教会史》印刷本等等。不过主人显然对前代留下来的这些藏书不大感兴趣,书本没有受到很好的照顾。

当戴维斯问他们,既然对这些藏书没兴趣,何不把它们卖掉呢?女主人提到,曾经有一位美国人想来家里看她的藏书,不过他来访的时间正是下午茶时候,家里正举行喝茶聊是非的聚会,于是男主人在门口挡下美国人的驾,请他改天再来。美国人碰到钉子,从此没再出现。

其实那个美国人名叫罗森·巴哈,本世纪初著名的藏书家及古董书商,拥有无数的珍贵藏书,总价值达七千五百万元。罗森·巴哈曾经以十五万一千美金的破纪录天价,买下1640年版的《湾区祈祷书》--这本书可能是现在在贡属北美殖民地最古老的出版品,由当时马萨诸塞州湾区的清教街领袖们印行。如果他看见这对爱尔兰夫妻家里的莎士比亚、奥斯丁、比德,他会在惊喜之余,喊出怎样的高价呢?

这个问题永远不会有答案。为了这对爱尔兰夫妻喝下午茶的习惯,罗森·巴哈没有机会见到那些被忽视的珍本。

你可以用戴维斯讲的这个故事,替自己做个小小的心理测验。看完这个故事后,你的反应是:(A)好可惜啊!错过高价卖出梦幻逸品的机会!还是,(B)哎!那些书错过一个会更妥善照顾它们的好主人?

如果你的答案是(A)你蛮有理财头脑的。至于回答(B)的人,你是真正的爱书人。

七、读书当益智消遣

南宋词人李清照,茶余饭后的消遣就是和丈夫金石学家赵明诚比记性,打赌某件事是写在哪一本书的第几行:“余性偶强记,每饭罢坐归来堂,烹茶指堆积书史,言某事在某书第几页第几行,以中否角胜负,为食茶先后。中即举杯大笑,至茶倾覆怀中,反不得饮而起,甘心老是乡矣!故虽处虑患困穷,而志不屈。……收藏既富,于是几案罗列,枕席枕藉,意会心谋,目往神授,乐在声色狗马之上。”

如果当年有读书电视冠军,李清照小姐有望角逐胜利。

八、边读书边写笔记

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(How to Read a Book?)的作者艾德勒认为,读一本书一定要同时写点东西,“买一部书只是占有这本书的一个前奏曲。但真正拥有它,却是当你使它成为自己一部分的时候;为了达此目的,最好的方法便是在书上写眉批。”还不如买廉价的版本,对作者还比较尊重。

曾国藩也主张读书时要:“一面细读,一面钞记。凡奇僻之字,雅故之训,不手钞则不能记。”只是不知道曾文正公能不能接受PDA输入?

文:张惠菁
(转载自《网络与书:阅读的风貌》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