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October 08, 2009

重度书痴的黄金守则之二、三、四

二、向人借书是不道德的

纽约时报书评人布洛雅(Anatole Broyard)大概是最小气的书主人了,偏偏常有不识相的朋友来向他借书。在洛雅无奈地写道:“他们一派天真,对我借出书本时的心情一无所知。他们不明白,我认为自己是在给他们爱、真理、美、智慧,和面对死的慰藉。他们更没想到,我每借出一本书的感觉,就像是女儿跟男人同居时,当父亲的心里那种滋味。” 像布洛雅这样的爱书人,不免有些大小眼--不是用财富地位判断人的那种大小眼,而是一种知性的势利眼。如果来借书的人,在他眼中是无法读懂那本书的,他会因为担心糟蹋了书本,而千方百计地拒绝。

然而,即使是布洛雅这样严格的书主人,还是免不了有把书借出去的时候,那可是焦虑的开始了。诗人艾略特说,每一本新书都改变了前一本书,布洛雅的说法是:“每一本在我书架上缺席的书,都改变了剩下来的书。”书主人等待朋友还书的日子,就像是孩子参加派对迟归的夜晚,父母亲在家紧张兮兮地等门。

一位已故美国作家莫利(Christopher Morley)和布洛雅有类似的感受。不过他的朋友更恶劣,不但把书借走,还顺便再转借给自己的朋友、朋友的朋友……。莫利好不容易拿回自己的书后,只得语带讽刺地说,他朋友没把书交给他家里的婴儿当玩具,也没拿书当烟灰缸,真是太感谢了。当初借出这本书的时候,他以为再也见不到它,没想到还能完璧归赵。莫利欣喜之余,顺带一提:“这样我可能也会还几本我借来的书吧”。

有这种恶行恶状的借书人,难怪焦虑的书主人布洛雅要问:如果你真的很想读一本书,干嘛不自己去买呢?

三、偷书贼应该被诅咒

在巴塞隆纳的圣派卓修院内,有这么一段诅咒偷书贼的话:
“对那些偷书,或是从书主人手中借走了书而不还的人,让那书在他手中变成毒蛇,并且咬噬他吧!让他瘫痪,四肢萎缩。让他受痛苦折磨,哭喊求饶。除非他崩溃,痛苦不停。让书虫侵袭他的内脏……当他面临最后审判时,让地狱之火永远地吞没他。”

比起现代人在墙壁上写“在此倒垃圾者全家死光光”,这些古代修士们可真是不惶多让。

四、有书不一定要看完

拥有很多书的人最怕被问到这样的问题:“好多书啊!你都看完了吗?”要是回答没看完,恐怕问问题的人马上就露出“哈哈,抓到你了吧”的表情,好像是你没事故意弄很多书在家里装学问似的。回答看完了,又有几分心虚,因为很多书确实只是翻翻,或只选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看,也有的根本就是工具书,需要的时候才拿出来查阅的,怎么好意思大言不惭地说全看完了呢?

艾柯(Umberto Eco)就认为,问这种问题的人完全搞错人,书架可不是放书的储藏架,而是实用的工具,以应学者不时之需。将近一百年前也有人持和他同样的看法,美国牧师希金森(Thomas Wentworth Higginso)曾写道,当一个学生的书多到一定程度,得找木匠来帮他多钉几个书架,很容易会碰到这样的问话:“这些书你全看完了吗?”希金森充当学生的军师,教唆他们反问:“那你工具箱里的每一件工具,都用过了吗?”

比起艾柯,希金森还算温柔敦厚。大概太多人对艾科丰富的藏书印象深刻,忍不住要挑衅书主人的学养,因此艾科一次又一次被问到“这些书你都看完了吗”,问到最后,失去耐心的艾柯回答:“不是,这只是我这个月底前得看完的书!”

不要以为艾柯真的一个月看一整间书房的书,他可能只是拐着弯子在说,我忙得很,你就别再问蠢问题了!

文:张惠菁
(转载自《网络与书:阅读的风貌》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