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January 03, 2009

美利坚帝国阴谋



2004年John Perkins出版了自传式小说《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》(Confessions of an Economic Hit Man),揭露了美国全球经济援助背后的真正企图。
此书问世后震撼全球,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,成为畅销书,电影版权已授予迪士尼旗下的BEACON制片公司。

2007年, John Perkins出版了另一本著作,《经济杀手的告白2:美利坚帝国阴谋》(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Empire)。
此新书以第一人称的角度书写,针对全球最不稳定的地区(特别是作者曾经涉足过的国家),透过访谈其他经济杀手、豹狼、中情局干员、记者、维权人士,根据作者的个人记录、笔记、信件、电子邮件、回忆录、已公开文件,检视现今的地缘政治危机。
此书的内容比之前那本更为严谨,作者参考了相关学者的文献、相关时期的报章,并附上推荐书单及列出涵盖各领域(美国)的公民组织。
虽然如此,我要强调这不是一本学术著作。
此书分为五篇,探讨亚洲、拉丁美洲、中东及非洲的特定国家在过去几十年来面对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危机。最后一篇是针对个人(及读者)的自省,讨论了一些基本问题、迷思及转机,建议可以如何进行改变。

第一篇是亚洲篇,作者着重在印尼,因为印尼是作者亲身“工作”的地方。这篇里的前几章讲述了美国、苏哈多、东帝汶大屠杀及印尼其他地区的武装叛乱之间的关系,印尼政府如何藉南亚大海啸镇压亚齐的独立运动组织:GAM (Gerakan Aceh Merdeka),美国跨国公司如何大发大海啸的灾难钱,在印尼的合法贿赂途径,跨国企业透过贿赂进而掌控印尼军队。
后几章着讲述了西藏(中国)的问题。
也许是这个原因,所以我找不到这本书的中国版。之前的那本我买的是中国版的,但这本却找不到中国版。

第二篇讲述的是拉丁美洲。作者略述了瓜地马拉(Guatemala)、玻利维亚(Bolivia)、委内瑞拉(Venezuela)、巴西(Brazil)、智利(Chile)、厄瓜多(Ecuador)、阿根廷(Argentina)等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独裁统治到本世纪初的民族主义运动。 揭露了金权集团、美国中情局、及独裁政府之间的勾结, 民族主义产生的政府面对的挑战,原住民对抗石油集团的努力等等。 此篇也质疑哥伦比亚(Colombia)在本世纪初的反金权统治集团运动中的缺席,美国在哥伦比亚境内的军事调动,美国对哥伦比亚公开的军事援助,显示哥伦比亚已成美国重新称霸拉丁美洲的行动大本营。
此拉丁美洲篇可说填补了我对该地区近代的认识。
想要阅读更多有关拉丁美洲的故事,可到《安娜琪的文字乌托邦》(http://utopia.e-channel.info/index.php)

接下来的一篇讨论的是中东。美国在冷战时期推翻了穆罕默德·莫沙德哈,扶持巴列维国王上台,过后的发展导致伊朗的回教革命爆发。美国如何协助伊拉克的Saddam Hussein上台,最后Saddam Hussein无法完全顺从美国,导致美国决定入侵伊拉克。美国的经济杀手如何腐化沙地阿拉伯的王室,使其西化及亲美国。以色列身为美国在中东的步兵及要塞,对周边国家所做出暴行。美国在中东国家的所作所为,导致了9.11的事件发生。 在中东国家饱受战火摧毁之际,跨国公司却获得可观的报酬。战争时的军火销售,战争后的重建计划,让金权集团大发战争财。

没有比非洲更深的深渊了。 我们常常可从报章读到关于世界各地的新闻,除了非洲。非洲在报章国际版占的版位,可说少之又少。它成了人们最不了解的地方,被世人刻意忽视。成了豹狼的暗杀天堂,独裁政府也用“合法”法律对异议分子进行“暗杀”。 非洲盛产石油、天然气、钻石及各种矿物,当中某些矿物是生产电子产品所不可或缺的。但在我们享受着越来越便宜的电子产品时,非洲人却为此付出代价。非洲的殖民史,从葡萄牙的航海时代开始,到现在都还没结束。古代的奴隶的买卖还在非洲发生着。

作者在最后一篇讨论了改变的可能。他提出了四个基本问题(四个常常被人当成藉口的问题):
一、信心问题
二、我们确信自己真的希望改变?
三、世上是否有统贯一切的原则,让我们的行动师出有名?
四、个人能做什么?
作者针对这四个问题提出了看法,并举出例子。
我们应该“摒弃只知追求金钱、物质占有,短视近利看待世界的方式。”
“现行教育体制,想藉由测验、家庭作业、分数、大学入学许可、找工作等表现焦虑来绑住学生心思,使他们无心关注国家大事。”
“我们坚信应为地球上所有人创造稳定、永续、和平的世界。”
“我们采取每个行动、购买每个产品,都会影响到其他人和他们的居所。”
“金权统治集团每年花数十亿美元,让我们相信除非购买某产品或某品牌,否则我们无足轻重。”
“除了决心,每个人所需的工具,一样都不缺。

(原写于30/12/08, 2157)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