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April 17, 2011

在伤心咖啡店里追求自由

炎热的星期日下午,时间被无限拉长,近乎静止不动,窝在沙发打了个盹,梦见与邻居小孩嬉闹的童年午后; 不知何故惊醒,天色已暗,想到明天又是新的工作天,心里只觉得烦躁。
啊,我被生活囚禁了!?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趁着周休两日,一口气读完朱少麟的第一本小说——《伤心咖啡店之歌》。在大学时读过了她的第二及第三本小说——《燕子》及《地底三万尺》,是向屋友借的。 直到现在,才读了她的第一本著作,对于在这城市生活了三年的我来说,时间却是如此的恰到好处。

《伤心咖啡店之歌》,描述了生活在都市(台北)的一群年轻人对当前的价值观及生活方式所提出的质疑。一群抱有不同价值观的年轻人,透过他们之间的对话及生活,作者仿佛是在思辨自己内在的价值矛盾,而这矛盾也是潜藏在我们心里的。

书的主题是自由,存在主义里的主题之一。不管拥抱的是什么样的价值观,书中的主角们最根本的追寻是——自由。
透过场场的对话及种种的举动,书中人物对自由的定义及意义各有不同的看法,也代表了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。
这些冲突都发生在年轻人身上,无关年龄的代沟,而是资本社会发展以致价值多元(抑或是价值错乱)所产生的矛盾。

书中主角马蒂最终理解了真正的自由,却还来不及实践,就死于一场意象不到的意外。
而其他的主角则各有各的归属,不管那是自主的或是无可奈何的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“自由并不存在。这两个字只是人类跟自己开了一个玩笑。”

“自由像风,只存在于动态中。……你能够捕捉风住风吗?停止的风就不再是风了,那只是一缕沉闷的空气。自由也一样,要不你再追求自由中,要不你就在失去自由,你只能在这两种动态里怀想着可望不可即的自由,但是你得不到它。”

“自由只来自爱。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情爱,还包括对一切理想的追求。当你心中燃起那种火一样的热情,在自己的意志驱动下,全心全意,不顾一切阻碍去追求,别人非难你,不怕;环境阻扰你,不怕;因为你已经完全忠于自己的意志,那就是自由。”

“而活着的生命啊,在长存的天地里是何许的短暂渺小,穷其一生地并发光亮,以为自己达到了什么,改变了什么,事实上连痕迹也不曾留下。人是风中的微尘。马蒂想到她在台北多年的辛苦生活,那些地盘之争,那些自由之争,即使争到了,又算什么?人只不过是风中的微尘,来自虚无,终于虚无,还有什么好苦恼执着的呢?就算是什么也不苦恼执着,结果还是一样,生命本身,和无生命比起来一样地虚无,一样地没有意义。”

“……生命的意义不在追寻答案,答案只是另一个答案的问题,生命在于去体会与经历,不管生活在哪里。繁华大都会如台北,人们活在人口爆炸资讯爆炸淘金梦爆炸的痛苦与痛快中,这是台北的滋味,这是台北人的课题。也有活在刺棘林叢中的安坦德羅人,他們的生命舒緩遲滯,享有接近動物的自由,卻又限制於缺乏文明的困苦生活,這是曠野中游牧的滋味,這是他們的課題。

选哪一种生活都好,马蒂体会了。哪一种生活都有它必须经历的路途,即使从一切生活方式中逃离,像浪遊的耶稣,他还是在经历;经历过了,收进自己的意识里,有朝圆满接近了一步。有的人走的快,在他的一生中经历了许多人所不能体会,有的人走的慢,有的人原地踏步,有的人走回头路,有的人如行尸走肉,不思索,不体会,但这一切都还是经历。这就是活着的意义。因为这样,所以死亡也有死亡的意义,死亡是人生中另一种经历,人把它视为悲伤。在朝向神的虚无之路上,这种悲伤只是心灵被练得晶莹剔透之前的,自力撕扯出的裂隙。”

No comments: